近年来,石家庄市井陉县北正乡持续将人才振兴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保证,围绕服务乡村振兴和“多中心”建设,着力做好“人才文章”,充分释放人才引擎的强劲动力,引领乡村振兴大发展。
2021年村“两委”换届后,西南正村党支部为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带动群众共同增收致富,坚持支部领办、党群共建、抱团发展、规模经营,探索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村支书王志伟邀请本村杰出青年王永生回村共同谋划推进。王永生本来在石家庄城区做房地产销售,了解到本村因老龄化导致撂荒地多、土地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的现状,在王志伟的多次邀请下,王永生返乡创业当起了“农场主”。
王永生的热情和决心影响着村干部和村民。土地流转初期,村“两委”干部发放“明白纸”并逐户登记流转意向,村干部、党员及村民代表共70余人带头签署流转协议,率先完成流转土地100余亩,大伙儿逐步由“站着看”转变为“跟着干”,仅用1个月时间,完成流转土地500余亩,王永生投资50余万元成立合作社,种植玉米、辣椒等作物,每年为村集体增收近5万元,村民也能得到分红,实实在在发挥乡村振兴“头雁”作用。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迫切需要一支强大的“领头雁阵”。
今年,井陉县北正乡北蒿亭村大棚西红柿种植规模逐渐扩大。温室大棚内,村委委员耿玉永和工人们穿梭在田间地头,忙着将成熟的西红柿进行采摘、分拣、装筐,现场一派繁忙景象。“咱家西红柿不打药、自然熟,个个沙瓤酸甜可口,是纯绿色食品。”说起自家的西红柿,耿玉永一脸骄傲,自己家西红柿口感好、品质高、吃得安心,一点也不愁卖。
2018年,耿玉永为了照顾老人,在北京从事图书批发工作多年的他携妻带儿返回家乡。2019年,他进入村委工作,看到村里建起蔬菜大棚无人敢承包时,他主动带头承包了3座大棚,专门种植西红柿。看到大棚赚钱了,村民们纷纷效仿种植。耿玉永无偿提供技术指导,他还帮助乡亲解决销售问题。大棚为村里的闲散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村民们在家门口就有可观的收入。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关键。乡土人才有着深厚的乡土文化情怀、熟悉乡村风土人情、身怀乡村发展实用技能,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北正乡坚持精准识才,唤醒了乡村振兴的“源头活力”。这些乡土人才充分发挥自身的影响力,不断带动引领农业、旅游、种植等产业发展,正在成为助力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源动力”。